鑄件冒口是為了避免鑄件出現缺陷而附加在鑄件上方或側面的補充部分。鑄件冒口的尺寸怎么計算?這個問題是大家心中普遍存在的疑慮,畢暢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來的冒口尺寸的計算方法、計算公式、注意事項以及設計原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冒口尺寸的計算方法
1、計算金屬液
我們先要把需要補縮的金屬液計算出來需要用到多少,通常把這一部分金屬液假設成球體,并求出直徑(設為d0)用于冒口計算,將有效補縮距離設為L,對厚度為h的板狀零件通常L=3~5h ,對棒狀零件L=(25~30)√h(h是指鑄件厚度)
2、冒口尺寸的常用算法
冒口尺寸計算的常用的方法是冒口直徑 D=d0+h。理由是假定冒口和鑄件以相同的速度凝固,凝固過程是從鑄件的兩個表面向內層進行,當鑄件完全凝固終了,正好冒口凝固了同樣的厚度,這時還剩下中間的空心的縮孔,體積正好等于補縮球的體積,這部分金屬液在凝固過程中正好補縮進了鑄件。
當鑄件存在熱節時,可以把h換成熱節的直徑T,即D=do+T 。另外設計冒口,還有個重要的部位,就是冒口頸,所謂冒口頸就是冒口和鑄件的連接通道,冒口里的金屬液都是經由冒口頸補縮到鑄件里的。所以對冒口頸的截面是有要求的,通常取冒口頸的直徑 dj=(0.6~0.8)T 。冒口高度 H=(1.5~2.5)D 。H的高度還應該考慮要高于需要補縮部位的高度,否則就成了反補縮了,鑄件補縮了冒口,這是要避免的。
3、冒口尺寸的其他算法
常用的經驗計算方法還有不計算需要估算補縮的金屬液,直接將熱節園的直徑乘個系數得出冒口直徑。例如簡單鑄件:D=(1.05~1.15)T外形簡單,熱節比較集中。復雜鑄件:D=(1.40~1.80)T外形復雜,例如有許多筋條和鑄件的其余部分連接。中間類型:D=(1.15~1.40)T介于以上兩種之間。
二、計算冒口尺寸的注意事項
在鑄造生產中,鑄造條件各不相同,而且影響因素過多,所以大家會發現所有的計算公式都是相近的,但是根據條件的不同往往一個公式并不是適用于所有的場合,所以公式中會有取值范圍較大的系數供用戶結合本單位的條件情況不同進行選擇。
三、鑄件冒口的設計原理
鑄件冒口主要是在鑄鋼件上使用,鑄鐵件只用于個別的厚大件的灰鑄鐵件和球鐵件上,金屬液在液態降溫和凝固過程中,體積要收縮,鑄件的體收縮大約為線收縮的3倍,因此鑄鋼的體收縮通常按3---6%考慮,灰鑄鐵按2---3%,不過由于灰鑄鐵和球墨鑄鐵凝固時的石墨化膨脹,可以抵消部分體積收縮,所以如果壁厚均勻,鑄型緊實度高,通常不需要設計冒口,鑄件的體收縮如果得不到補充,就會在鑄件上或者內部形成縮孔、縮陷或者縮松,嚴重時常常造成鑄件報廢。
鑄件冒口的尺寸怎么計算?以上對于冒口尺寸的計算方法做了介紹,無論使用哪種方法計算都要注意結合自己單位的條件情況的不同選擇適合的公式計算。如果您在冒口尺寸的計算或者使用中遇見什么問題可以隨時聯系舞鋼市畢暢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我們會根據您自身的情況給出合理的建議。